上周二小报发布了「在地厨房」的体验邀请,截至周四 20 个名额全部报满,这让我稍微松了口气。——因为发布前我一直是忐忑的:比如工作日晚上的时间是不是不够友好?对于没什么参照活动的新体验,大家对价格的接受度是什么样的?以及,现在还有人愿意动手制作食物呢?周二消息发出后只有 1 位同学付款报名,那天睡前我就设想好了活动可能取消的结果——而唯一报名的朋友,我可以邀请她来家学习。周三中午正好见了竹白的大管家 @李奇,聊了聊《1000小食报》的创作历程,也交流了各自过去一段时间的心得。他告诉我很受用的一件事是:要学会主动开口求助。开口求助后,最坏的局面是什么呢?被拒绝?那或许也是个获得中肯意见的好机会。李奇告诉我,「大部分人是愿意帮忙的。」我问了问自己,相比让「在地厨房」这件事发生的渴望,我对开口求助的顾虑好像并不重要。于是见完面我一鼓作气给自己身边可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愿意支持的朋友发出了推荐请求。朋友们真好呀,不遗余力地推荐「在地厨房」,还主动给「小样」背书……
大部分人总是愿意帮忙的,问题就在你到底是否愿意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