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atching Annotations
  1. Feb 2023
    1. 评论:中国央行新一届领导班子浮出水面 对政策走向意味着什么

      评论:中国央行新一届领导班子浮出水面 对政策走向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2-27 13:4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彭博社

      下个月中国政府职位改组后,中国人民银行或将由两位新的官员领导。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外界普遍预计现任行长易纲将会卸任,有可能由从业经验丰富的朱鹤新接任。《华尔街日报》报道,可能成为负责经济政策的新任副总理何立峰有望成为央行党委书记。

      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表示,报道中的人事变动或许并不暗示货币政策会有重大变化,而是确认近期的讯号,即央行在遏制债务和金融风险方面的激进程度可能会略有下降,并继续推行已经暗示的改革。

      虽然人事调整尚未敲定,但一些分析师对于政策影响发表了看法。

      Gavekal Dragonomics中国研究副主任Christopher Beddor表示,下一届央行领导层可能“将央行带向不那么鹰派的方向”。

      “真的很难想象会有继任者在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方面像郭树清那样鹰派”,Beddor谈到这位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时称。

      “何立峰本质上是一位地方政府官员,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发展地方经济上,有时候借助大举基建来实现”,Beddor补充道。“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也意味着他可能不会像郭树清或刘鹤那样对债务的危险有着同样的警觉。”

      渣打大中华区和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预计货币政策不会有重大变化。

      “货币政策可能会朝着已经确定的改革方向继续,不会有全新的思路或重大的变化”,他表示。“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方向已经确定。”

      尽管过去几年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中国央行仍在改革和放宽利率及汇率制度的过程中。央行还一直在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同时强化对银行放贷行为的监管,从而控制风险。

      在央行高层安排高级别政治官员引发外界猜测,决策集中化将意味着什么。但是顾问公司Teneo Holdings LLC.的董事总经理Gabriel Wildau表示,报道中的人事变动可能实际上带来更为务实的政策。

      “中国央行从未在政治上独立,甚至是一点也不独立,所以报道中的人员任命不会标志在此方面会有任何变化,”Wildau表示。他说,政治局会“一如既往”地需要批准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变。

      他补充道,安排一名政治局委员担任央行党委书记“甚至可能注入更大程度的政治实用主义”,鉴于郭树清从来都不是政治局的一员。

      Wildau称,外国的观察人士往往会将央行决策看作是“挺改革”的技术官僚与“妥协的政客”之间的对峙。但他认为,近期楼市整治“似乎主要受到循规蹈矩的央行官员的推动,他们先前多年警告泡沫的风险,后来终于看到了遏制泡沫的机会。”

      “回过头来看,早些时候如果有一些务实的政治干预,可能会好一些,”他说道。

    1. 官方披露全国6亿栋房屋!是否过剩的话题再引热议

      官方披露全国6亿栋房屋!是否过剩的话题再引热议 时间:2023-02-24 09:25 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全国已有6亿栋房屋”?近日,这个庞大的数据掀起巨大波澜。

      不久前,在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外披露,在过去三年里,“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而全国100%的乡镇、100%的社区(行政村)和7‰的家庭都参与了调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动员了260多万人参与。

      这一组数据也被广泛解读为“首次回答了我国到底有多少房子”。但根据住建部自2022年末以来陆续对外披露的信息来看,“6亿栋”并不能作为这一问题的回答。

      根据《中国建设报》相关报道,由住建系统承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涉及全国6.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以栋数计占城乡房屋建筑总量90%以上,以面积计占一半;而城镇房屋则为4700多万栋,同时分为住宅与非住宅两大类。

      这也就意味着,看似庞大“6亿栋”中并不全是商品房。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农村房屋在其中占了9成,城市中还有一栋栋厂房之类的建筑,总的算下来,住宅占比不会很大。”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向第一财经表示,普查小组给出的数据中除了商品住宅以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非商品住宅房屋,比如工厂、员工宿舍、酒店、长租公寓等,此次调研更重要的的意义是“数字化构建了全国建筑的楼盘字典”,这对于我国未来产业规划以及住房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数据引得广泛关注的关键在于,近年来关于我国房地产是否过剩的讨论不曾断绝,关于房屋空置率高企的话题也总是会吸引眼球。

      从目前各方面统计和研究的数据来看,我国当前人均居住空间并不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1.76平方米。其中,乡村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8平方米,城市和镇的分别为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

      但这其中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据上述普查年鉴,在拥有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的广东省,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29.59平方米、户均为72.06平方米,位列各省市之末;上海的人均和户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0.58和73.86平方米,位列倒数第二;北京的则为33.41和77.64平方米,位居倒数第三。

      若假设得房率平均为80%,一线城市的人均套内面积则将低于27平方米。据中银证券研报显示,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普遍在30平方米以上,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分别为52、40、37平方米,日本、韩国则分别为31、27平方米。该机构预计,每年由人均住房面积提升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仍将有约5亿平方米左右。

      另据任泽平团队在2023年1月发布的《中国住房存量研究报告》显示,1978-2020年中国城镇住宅存量从不到14亿平方米增至313.2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1平方米增至34.7平方米,城镇住房套数从约3100万套增至3.63亿套,套户比也从0.8增至1.09。

      “一般而言,套户比小于1,表明一国住房供给总体不足;套户比等于1,表明一国住房总体基本供求平衡;考虑到休闲度假需求、因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宅分离等情况,成熟市场的套户比一般在1.1左右。”上述报告称,从国际看,美国、日本的套户比分别为1.15、1.16,德国为1.02,英国为1.03,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接近1.1,表明住房供给总体平衡。

      但分城市等级来看,2010年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套户比分别为0.92、0.93、0.96,到2020年套户比分别为0.97、1.08、1.12,一线城市住房供给明显偏紧。

      另外,细看这些住房,期间存在着诸如房龄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仍有更新改善的需求存在。

      保利发展控股此前发布《保利2021-2022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为“《白皮书》”)显示,住建部曾于2021年披露,我国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有21.9万个。统计局201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城镇家庭有31%购买一二手商品房,有50%居住在公有住房、经适房、自建房等,19%为租房或住在工厂宿舍等;据楼龄统计,有48%家庭居住在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屋。

      《白皮书》预测,截至2020年,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屋仍有近100亿平方米。原公有住房、经适房及2000年底前建成的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质量低、配套差、物业管理不足,居民仍有许多改善需求待释放。

  2. Dec 2022
    1. 分析:印度越南正崛起成苹果新制造枢纽 但不太可能取代中国

      分析:印度越南正崛起成苹果新制造枢纽 但不太可能取代中国 时间:2022-12-20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新闻

      (香港彭博电)印度和越南正成为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在中国以外的下一个制造枢纽。分析员称,主要电子产品制造商利用奖励措施,加快在全球范围实现产能多元化的步伐,但直接取代中国的情况不太可能立即发生。

      据彭博社星期一(12月19日)报道,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分析员林科宇和白盛豪(Shenghao Bai,译音)认为,这些制造商可能在冠病暴发前已加快产能多元化步伐,其中台湾鸿海(富士康)可能已将多达30%产能转移到印度、越南和巴西。

      他们说,在富士康和另一家台湾组装商和硕的带领下,企业已在印度展开与工厂、生产线、较先进制造工艺和员工培训有关的投资项目。

      庞大的人口和高生育率使印度成为具吸引力的终端产品市场和制造基地,越南劳动力成本则低于中国。虽然缺乏生产苹果手机(iPhone)的能力,但越南据报已吸引到21家苹果供应商前去开展业务。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印度制造的智能手机今年第二季增长16%,达4400多万部。

      世界银行数据则显示,中国劳动力自2020年起开始减少。拥有大批受过一定教育和培训的熟练工人,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坚力量。

      彭博社评论文章说,中美关系过去五年日趋紧张,要维持中国制造业现状似乎比过去更困难,冠病疫情也凸显将一大部分的全球生产业务集中在单一国家所面对的风险。

      消息人士早前告诉彭博社,中国郑州iPhone手机工厂发生与疫情有关的工人逃离、员工抗议等事件,可能导致今年iPhone Pro出货量减少600万部。

      此外,苹果的三大台湾供应商富士康、和硕和纬创也成功获得用于增强印度智能手机生产和出口能力的财政奖励,并承诺多达20%的生产和出口量将在印度进行。

      不过,彭博社认为,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保持不变,印度可提供低成本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但也面对基础设施破旧和官僚主义的负面问题。此外,其他国家也尝试利用跨国公司对过度依赖中国的恐惧心理得到好处。如果成本是唯一考量因素,印度并非手机制造的最佳地点。

    1. 美媒称郭台铭信函推动中国加速放宽防疫措施 郭办严正否认

      美国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美国苹果公司代工伙伴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的一封信函,在促成中国大陆官方加快放宽防疫清零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郭台铭办公室严正否认有关报道。

      《华尔街日报》星期五(12月9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郭台铭在信中示警,严格的封控措施威胁中国大陆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并要求官方提升对富士康工厂员工所面对限制措施的透明度。郭台铭约一个多月前发出这封信,当时正值富士康郑州厂受防疫封控措施影响陷入动荡。

      知情人士称,中国大陆卫生官员和政府顾问利用郭台铭的信函强化加速松绑防疫措施的论述。其中两位消息人士说,数周后大陆各地爆发的抗议活动,为政策顾问提供更多理由主张放宽管控。

      上述知情人士说,推动放宽管控的官员和顾问认为,动态清零政策在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取得了成功,但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需要调整策略。这些官员和顾问说,奥密克戎的致命性较低,但传染力更强的特点将导致更多封控,但公众对封控已日益厌倦,而且还会扰乱企业运作,影响中国大陆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未对《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置评,《华尔街日报》则尚未取得鸿海和苹果公司的回应。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的办公室星期五(9日)正式回复说:“创办人办公室严正否认,并无报道内容的相关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