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atching Annotations
  1. Nov 2023
    1. 泰語和緬甸語則是音素音節文字(alphasyllabary)或元音附標文字(abugida)

      原文:Thai and Burmese are alphasyllabaries, or abugidas.

      這翻譯犯了一種技術錯誤,即「或」字的使用。乍看之下,「or」翻成「或」顯得無懈可擊,但細究起來,中文單一的「或」字,加上句子裡提到兩個語言,有可能誤導讀者如此對號入座:以爲泰語是第一類,緬甸語是第二類。就算沒被誤導,也無法立即讀懂這個「或」。

      其實,這「or」的意思是「或稱」,表示alphasyllabary 和 abugida 是一種東西的兩種稱法,中文可以翻成「,或稱」、「,又稱」、「,也叫做」,無論怎麼翻,都勝過一個單獨的、令人混淆的「或」字。注意,這種意思的 or,前面必定有一個逗號。

    2. 然而,這道難題必須盡快破解,才能判斷它對一個文明所構成的考驗:中文究竟能不能與現代性相容。

      看到書名,很吸睛。從網路上找到對應的原文,讀了一下,覺得挺拗口,英文句子顯得冗長,不是很好讀,但不刁鑽。

      幾小段試讀的翻譯看下來,這個譯本很忠於原文,亦步亦趨採取相對直譯的策略來行文。但以此句而言,遺漏了一些重要的表達程度和強調的字眼:nothing short of、once and for all,這些詞並非空虛無意義,作者的用心處,如果能譯出來,讀者更能體會何以這道難題必須儘快破解。

      原文(強調部分是我加的):This puzzle would have to be solved quickly, though, for it constituted nothing short of a civilizational trial by which to judge once and for all whether Chinese script was compatible with Modernity with a capital M.

    1. 兩個譯本卻都丟失了其中意思

      which所表的「運動」,意思在張的譯文中並未如所稱丟失,她明白寫出「那些運動」如何如何,只是如前述,「有助於」是多餘意思。

    2. 張譯本是拆成兩句來直譯,但後段意思搞錯了,宋譯本則索性漏掉不譯

      張後段並沒有搞錯,宋也沒有漏譯,只是各自的表達不同於毫末版。不過,我還是最欣賞毫末版,最符合原文的意思。

      宋的「流變」在譯movements,「與聞其一」在譯take part in any one of,只是文字太高調、賣弄,裝高雅。張的「有助於」雖然不好,但沒有到搞錯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