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y 2022
    1. 没有人会因为你工作效率高而敬重你,但却很有可能因为与众不同而排挤你

      这是认知升级还是认清现实?

    1. That’s pretty much it. This process works for me. My tendency is to let much of the news come to me, and I don’t often go on an “information hunt”. I feel it’s more of a slow process, but hey it works for me.

      slow process make life longer

    1. 致力于前端工的程自动化方和基础建设,现就职于美团点评基础终端组,近期主要负责公司内部联调平台等设施的架构设计和开发。潜水于开源社区,为一些著名开源项目修正过漏洞。执着于追寻事物本质,喜好造轮子,近期沉迷于 Promise 的实现和优化,目前完成了业内知名库(包括原生 Promise)中对 ES6 标准支持最佳体积最小的实现。妄想通过一己之力构建 Node 自动化工具链闭环。感兴趣的方向还有函数式编程,编程语言设计,全栈开发,交互设计,平面设计。

      抄一点个人介绍

    1. 在页面上划词、划句,即可看到“批注”和“高亮”的按钮。注册账号后能保存自己的所有批注,结合官方 Chrome 插件使用,还可以查看当前页面上其他人的批注(全球的访问者)。

      如果访客也使用了Chrome插件,需要点几次插件图标,以使用插件的登录状态

    1. 对于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网页,先用 Wayback Machine 等工具创建快照副本,再用 Hypothesis 对副本做批注,会是更稳妥的做法。

      快照功能还是很有必要的。

      要是既能做副本,又能够在原文上做批注就好了

    1. 书上详细的文字 –> 每段的大意/段落型的概括 –> 每一节结构性的笔记

      这也是一种把书读薄,再读厚的方法

    1. Tab Suspender:Chrome 插件,自动暂停长期不活动的选项卡,节省内存。

      之前用过,又卸载了。Tab 被自动暂停后再次访问需要手动点击。

    2. 程序员的日常工作更多是在电脑上展开。我们经常需要多线程地处理不同工作 —— 例如,写代码时,线上出了问题,需要优先处理;改完代码编译需要很久,可以先去做另一件事,等等。

      举的例子很贴近现实

    1. 最后我放弃了 GTD,只使用最简单的工具、最随心的处理模式。我不再遵循 GTD 的约定,而是遵循我的心流。

      一次看的内容太多了,应该边做边看

    2. 文章小结:

      开篇讲到了学习方法论的方法:

      1. 应该从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
      2. 一次只学习一种方法,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因为方法论是对做事情方法的一种总结、提炼,在备通用性的同时,也由于是他人的经验,自己很难明白什么场景下应该用什么方法。

      而且最根本的是我们学习方法论是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而不是原地转圈圈。

      其次讲到了收件箱思维:

      将收集和处理分开。收集阶段只做收集,后续对事项的分析、细化要在处理阶段进行

      由于人类大脑认知的特性,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内容。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因此我们可以先把要做的事情、收到的需求等放到收件箱,等有空的时候再去统一处理分类,安排时间执行

      在我看来,收件箱最大的难点在于要定期清理收件箱。

      我有时候会加班很多,甚至会导致忘记了有收件箱这件事情,一忙起来就打会原形。

      这个问题可以先用定时闹钟来解决

    3. Zen to Done

      打算再看一遍Zen to Done,记得是一种比较适合执行的方法

    4. 关于效率提升,我读过《Zen to Done》《Get Things Done》,以及褪墨・时间管理的许多文章,也尝试过 Things、OmniFocus、滴答清单、奇妙清单等时间管理工具。平时也会在少数派、Notion 上看看他人的效率提升方法。

      这些书籍我也都看过,大学时期还把《Get Thins Done》打印成纸质版本装订起来

      很惭愧的是自己比较容易沉浸在方法的讨论上,而不是实践中

    5. 「收件箱」是一个很通用的思维,适用于所有需要“收集 - 处理”的场景,比如任务管理、信息管理、写作、阅读、甚至聊天等。

      大部分事情都可以使用收件箱思维

      最顶层可以是人生目标,最底层可以是下一步要做什么

      最重要的是找到有价值的事情,其次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事情中,少部分精力由于优化做事情的方法

    6. 收件箱一定要定期整理,防止其中的内容越堆越多,也防止自己遗忘

      有时会忘记【自己有收件箱】这件事情,于是一天一天的就过去了

    7. 有一个“Inbox”类别,作为默认分类

      记账的时候就好好计数字,分类的事情可以晚上再干

    8. 对这些想法而言,更重要的是定期回顾。

      很可能就忘记了“自己已经记下了”这件事情

    9. Cubox (推荐)

      之前尝试过,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又卸载了

      先加到收藏夹

    10. 应该是先将感兴趣的文章收藏起来,然后留出一个专门的时间去阅读。

      确实如此,在手机上看文章只是走马观花

    11. 能找到的相关文档、聊天记录等,把有用的信息放到思维导图中

      不知道用的是哪个思维导图软件,xmind似乎比较卡顿,不好放图片

    12. 思维导图在添加内容和调整顺序时十分方便,很适合作为草稿记录信息,以及帮助整理思路。Markdown 语法使我在写作时可以专注于文字内容而不是排版样式。

      是否有一种工具能够兼顾思维导图和Markdown的优点呢?

      比如既可以用脑图模式,也可以用大纲模式

    13. 每当我在一份资料中看到有用的内容,我就把它整理到草稿中,同时调整文章结构和句子表达,以保证行文流畅、逻辑通顺。

      GTD的思维也可以应用到写作场景中

      • 收集:阅读参考资料,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处理:梳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写出内容完整、逻辑通顺的文章
    14. macOS Monterey 新增的「快速备忘录」功能,快捷键 Fn + Q。

      第一次知道这个功能。

      很好用,是系统级别的备忘录支持

    15. 形成正确的理念,比玩弄花哨的工具更重要

      和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一致。

      找到事务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围绕本质去思考、行动

    16. 收件箱一定要放在触手可得的位置

      可以使用Things作为任务的收件箱

      具备多平台支持,快捷键和macOS结合的很好

    17. 将“收集”从后续的步骤中拆分出来,使我们能够专注于眼前的事,不必分神考虑还没有做的事,从而减少中断带来的影响

      减少中断带来的影响

      即减少精力的浪费

    18. 习惯于将前三个步骤合并在一起完成

      合并一起完成的结果是被打断后会比较难回到之前的工作流中

    19. 但是它会打断我们的心流

      曾经最严重的时候是一个上午被打断十次,时间被拆细成小块,令人恼火。

      后面逐渐开始采用time block(时间块?)的方法,逃离干扰

      虽然不能完全规避,比如还是会有急事通过钉钉、电话找过来,也略微的提升了一些工作专注度

    20. 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这几点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启动成本,像做新产品一样应该让人先使用起来,而不是一上来就追求功能的大而全

    1. 针对每一项需要定期回顾的事务,设置一个重复型提醒事项

      每一个事务都要做设一个重复提醒事项么?

    2. 许多带有“收集”功能、充当“收件箱”的场所,都需要定期整理:

      具备收集功能的场所有点多了,得加一个定期整理的集合,不然很容易遗漏。长此以往收件箱就变成了垃圾箱

    3.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

    4.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各种总是被琐碎的需求填满,完成一个又一个 TODO、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但当我们拼命埋头赶路的时候,也需要停下来,抬头看看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离目标还有多远。如果不对目标进行回顾,我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偏离目标的达成。

      被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子十分悲伤

    5. 如日常琐事 (办银行卡、交材料)、心愿单、娱乐计划、旅行计划等

      Orz 娱乐也要有计划,否则会冲掉其他事情的时间

    6. 而按照双周的频率进行回顾,我们既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又可以灵活调整任务的次序,使得每个主题都有集中精力、深入探索的机会。

      重点是每个主题都有集中精力去探索的机会

    1. 上班无聊的时候居然逛到了豆瓣的游戏条目。

      同样是上班时发现了豆瓣的PSP条目

  2. Apr 2022
    1. 为什么总有小丑用自己那浅薄的阅历来评判20年前的作品呢?

      跟前面Remenber11 互相比较?

    2. 08年的游戏,妹妹在财专读书放假的时候从长沙带了一个PSP回来,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游戏机,之前在朋友的PSP上就体验了战神,第一次玩就在极短的时间里打到了天界,朋友都挺惊讶。然后给妹妹的PSP上装上了战神,一度被多种战斗状态游戏性和故事性所沉迷,一直打到了天界启动四驾马车然后刚好进入地界那里,PSP被妹妹带走了(哈哈一脸懵),然后多次取要未果,这个游戏的剧情一直就在我脑海停留在进入地界在攀爬界面砍了几个小gui那里,直到,直到10年后,她从办公室把PSP带回家,我偶然拿到了手,发现战神已经被删了,于是我激动的再次装上,开始了未果的跨越时间的斩荆披靡的冒险战斗之旅

      一个关于物品、游戏、亲情的小故事

    1. 从单枪匹马,到组队“吃鸡”,能力很难迁移。

      所谓“赋能” 的范围有区别

      自己做可以把一块事情做好,下一步可以让一团人把事情做好

    2. 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学好项目管理,拥有“使众人行”这项稀缺能力,都可以让你在专业之外,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在职场中拥有更多的晋升话语权。

      很多事情都可以当作项目来管理,项目管理的方法也适合需要多人协作时使用

  3. Jun 2021
    1. 能够购买繁体的书籍,出版的比简体版本快,但是大部分书籍无法导出epub文件

    1. 如何找书

      目前看来找书对我来说才是困难的事情

    2. 各处发现感兴趣书籍

      一个各处发现就有无穷可能性

    3. 同类的应用还有微信推出的「微信读书」,也可以边听边读。

      微信的推荐过于智能,总是推荐喜欢看的休闲书籍[狗头]

    4. 最关键是 Readmoo 繁体新书上架往往早于简体中文。

      可能是因为审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