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r 2017
    1. 面向國際(文化外交)

      對外呈現台灣文化多樣性(進行的方法論才是重點:鼓勵多個內容團隊供稿,呈現多樣性;或者籌組新團隊進行;或進行數位策展計畫,重點放在策展論述與實體展出,媒體露出為之)。

      今年度就在進行國際研討會,就需要資源的挹注。

    2. 資料被放在倉庫中無法應用和近用

      蕭景燈博士表示:這是現象 / 症狀,不是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應該是資料被應用與近用的關鍵在於「開放授權條款」(open license),這是還沒有做完 / 完成的一步。

    3. 公共資源(eg. 政府採購案)的生產成果如何塑造商業模式

      公共文化資源的生態系統如何想像?應該是揉和了科技特性與資本、行政權力、等各種限制的商業關係。

      既有商業模式的深度訪談,促成國際(南向)商業市場的可能?是否舉辦 公共資源到商業模式的國際研討會 來交流成果?

    4. 和國際數位文化網絡對接

      LOD, Linked Open Data 的實作案例目前只有台中團隊是最紮實的 技術規劃與建構經驗(由台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局長蕭景燈為首,帝門藝術基金會、開拓文教基金會協助規劃與執行)。李士傑執行長(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則是之前 Culturemondo 國際組織的執行團隊,擁有 對接國際社群實務經驗。其次是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有建置與策劃專題的經驗。

      所以目前亟需在台中經驗之上,建構基本技術支援團隊。

    5. 文化教育

      文化內容、技術、成果連接到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通路。

    6. 技術成果沒有落實在行動裝置

      針對行動裝置,策略發展(中文 / 多元文化)文化技術。例如:中文斷詞、字典、社群媒體公共內容分析等。

    7. 使用者的面貌

      在資料基礎上,作為文創產業發展基礎的「使用者體驗研究」(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UX),提供中小企業、新創團隊接力研發文化相關應用。

    8. 藏品無法進入民眾數位生活

      對典藏文化物件進入民眾數位生活,須有「情境分析」工作團隊整理與評估相關情境的相對價值,然後由 stakeholder 決定情境進入下一個實作歷程的優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