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Matching Annotations
  1. Jan 2019
  2. May 2018
    1. 使用open source軟體

      哪些軟體?是否有清單,或者舉例說明?

      是軟體的應用,還是有一組人參與研發?(當然沒有)

  3. Apr 2018
    1. 網路原生資料收集,歷史研究、質性成分分析、產出成果分析,以及主題式操作分析。

      為何是這幾個?更傳統的為何沒有?

  4. Feb 2018
    1. reasoners

      reasoner 可以翻作推論器。

    2. Noti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inferred hierarchy (the hierarchy computed by the reasoner) and the asserted hierarchy (the hierarchy written down in the ontology).

      Asserted hierarchy 作者指定的 ontology 階序關係 Inferred hierarchy 電腦運算後的 ontology 階序關係

    3. under DomainConcept)

      Now in 5.2.0 (2018, Mac) it is under DomainThing.

    1. To McNamee, the way the Russians used the platform was neither a surprise nor an anomaly. “They find 100 or 1,000 people who are angry and afraid and then use Facebook’s tools to advertise to get people into groups,” he says. “That’s exactly how Facebook was designed to be used.”

      真正的問題所在: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用 FB 把仇恨放大。

  5. Jan 2018
    1. 更重要的是這些流通內容還可以被技術再次加工處理,以用來形成更具整體性的技術與內容敘事。以手機中的演唱會影片為例,臉書之後的獨角獸 Snapchat 之前已經默默地推出人工智慧的影音合輯應用 Crowdsurf,自動同步對應音軌、剪接在同一現場的 Snapchat 影音內容,最終呈現機器中介的全新現場感。

      題目三:設計技術來串接 reaction video

    2. 只要通路平台有心尋找另外的突破點,樹立起編輯台的角色把相關的議題連結起來,就會創造很不一樣的效果。舉例來說,海洋是全球連通的;第六集〈鱈魚已死〉,台灣觀眾應該就有很切身的體會。台灣的漁民不是也一樣地抗議漁業署對特定魚種的捕漁總量限額嗎?我們的漁業署的專家怎麼看待總量限額的計算過程,跟配額分配的影響?

      題目二:設計一個「外部節目嫁接的流程」

    3. 你可以想像在觀賞《我們的島》,討論農地的管制問題,然後即時點擊農委會陳吉仲副主委、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的頭像,直接進入議題辯論裡嗎?或者當看到時代力量立委在總統府前街頭禁食靜坐抗議時,馬上辯論關於民進黨立委對於勞基法再次修正的統一意見是否適宜的看法。

      題目一:請設計一個「影音議題辯論:即時展示與評論」的介面

    1. 有別於比特幣、以太幣之公開交易特性,Hyperledger屬於認許制區塊鏈(permissioned blockchain),透過建置共享式帳本與共同系統,節省共識機制運作的時間與工作量,同時兼顧安全性,讓參與者能在單一社群中共享資料,並能即刻處理迫在眉睫的問題。 (來源: IBM )

      私有鏈技術:關鍵問題是怎麼獲得共識才結鏈?

  6. Dec 2017
    1. Affective Computing

      情感運算(憂鬱輔助裝置)

    2. Changing Places

      個人自動載具,能夠理解預測與回應路人行為,自然方式溝通意向,擴增搭乘者的感官來增加安全度

    3. Object-Based Media

      物件基礎媒體:整合人類中心情感智能進入對話型設計工具

    4. Responsive Environments

      回應性環境:遍佈感測器、分散智慧,在場(presence)概念延伸

    5. . (Fluid Interfaces)

      液態介面:數位訊號意識感知控制、行為改變與穿戴介面

    6. . (Scalable Cooperation)

      社會介入機器認知,規模化合作

    7. humans and machine interfaces through sociable robots and learning technologies for children

      適合兒童的人機介面社交機器人與學習科技

    8. networked intelligence

      網路連結智慧,展示如何超越個別節點

    9. human-in-the-loop machine learning

      人工介入的機器學習

    10. (Opera of the Future)

      音樂表現形式與大規模協同合作

  7. Oct 2017
    1. Star Trek: Discovery 感覺跟 The Expanse 很像,都有宇宙政治的格局。

  8. Sep 2017
    1. 阿尔都塞连学生运动都不屑,更别提做梦的左派了。

      而且最後還走向弒妻的精神錯亂之途

    1. 機器-人的角度

      什麼叫做「機器-人」的角度啊?真是聽不懂

    2. 將資料庫機械裝置理解為一種文化、社會和歷史的物件

      這件事情要怎麼做到呢?

    3. 你可以試用它來標記對這些頁面內容的看法。

      這是一個有點難的任務,同學們能夠順利完成嗎?(祈禱)

    1. 多重尺度上

      多重尺度應該是最關鍵的詞了。在此我會用「多層次」平行進行來做類似的陳述。

    2. 人们需要提供尿样和血样

      第三類身體偵測結果被連結起來。那個上癮者驗尿通過、驗血沒有通過,剛剛走進辦公室的談話區。

    3. 当人进入建筑时,会被相机监视

      人臉辨識的移動軌跡對應關係。

    4. 它会作用于建筑的尺度,因为建物被改造成对某些人有进入的权限,而其他人则不能进入数据库

      資料庫可以對應到空間進入與否的權利關係(身份權限對應空間切割)

    5. 抽象化

      在此處,抽象化(abstraction)有不一樣的意思,不是相對於具體的抽象;可以被理解成連結到「另外一層」。

    1. a bid accepted for the EU REVEAL project.

      EU REVEAL project https://revealproject.eu/

    2. does not go down to 'individual level'.

      這意味著「集體資料」在法律上的「相對安全性」

  9. Aug 2017
    1. So as app growth sputters to a halt, businesses are panicking.

      所以 Chris Mesina 在這裡把 app 跟 bot 連起來。

  10. Jul 2017
    1. 舉一個 2002 年的舊例子

      有沒有人會想要詢問:為何要舉一個 15 年前的舊例子?

    2. 中國娛樂文創產業如日中天,趕快認識這個關鍵詞:IP。 https://wechatinchina.com/thread-547001-1-1.html

    3. 創作

      日前的賽夏族長老抗議台北文學獎首獎得主「醜化原住民」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9346

    4. 技術上的時代跨越

      從紙本(印刷資本主義 print capitalism),網際網路到 AR、VR 到手機互動,技術上的區分已經把溝通的民眾做了重要的區隔。如果我們今日要跟「天然獨」的世代對話,要讓博物館成為新的世代重新建構文化認同的重要場域,我們就得透過「技術」--- 保存技術與敘事技術去找回他們。

  11. Apr 2017
  12. Mar 2017
    1. 沒有看到許委員的『數位經濟基本法』原始草案全文。在討論過程中有一些問題,例如數位經濟的基本定義;對資料產業沒有處理,以至於詹先生對國家保存資料的想像可能低估技術、行政程序,導致不恰當地反映在資料保存相關條文等處,不曉得是否有修正與否。

    1. 面向國際(文化外交)

      對外呈現台灣文化多樣性(進行的方法論才是重點:鼓勵多個內容團隊供稿,呈現多樣性;或者籌組新團隊進行;或進行數位策展計畫,重點放在策展論述與實體展出,媒體露出為之)。

      今年度就在進行國際研討會,就需要資源的挹注。

    2. 資料被放在倉庫中無法應用和近用

      蕭景燈博士表示:這是現象 / 症狀,不是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應該是資料被應用與近用的關鍵在於「開放授權條款」(open license),這是還沒有做完 / 完成的一步。

    3. 公共資源(eg. 政府採購案)的生產成果如何塑造商業模式

      公共文化資源的生態系統如何想像?應該是揉和了科技特性與資本、行政權力、等各種限制的商業關係。

      既有商業模式的深度訪談,促成國際(南向)商業市場的可能?是否舉辦 公共資源到商業模式的國際研討會 來交流成果?

    4. 和國際數位文化網絡對接

      LOD, Linked Open Data 的實作案例目前只有台中團隊是最紮實的 技術規劃與建構經驗(由台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局長蕭景燈為首,帝門藝術基金會、開拓文教基金會協助規劃與執行)。李士傑執行長(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則是之前 Culturemondo 國際組織的執行團隊,擁有 對接國際社群實務經驗。其次是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有建置與策劃專題的經驗。

      所以目前亟需在台中經驗之上,建構基本技術支援團隊。

    5. 文化教育

      文化內容、技術、成果連接到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通路。

    6. 技術成果沒有落實在行動裝置

      針對行動裝置,策略發展(中文 / 多元文化)文化技術。例如:中文斷詞、字典、社群媒體公共內容分析等。

    7. 使用者的面貌

      在資料基礎上,作為文創產業發展基礎的「使用者體驗研究」(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UX),提供中小企業、新創團隊接力研發文化相關應用。

    8. 藏品無法進入民眾數位生活

      對典藏文化物件進入民眾數位生活,須有「情境分析」工作團隊整理與評估相關情境的相對價值,然後由 stakeholder 決定情境進入下一個實作歷程的優先性。